(1)1987年端阳节,游武汉东湖屈原纪念馆、行吟阁,但见堤柳依依、浪卷白雪;感怀当年屈子凝眉彳亍、行吟泽畔。耳际回响: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!
遗踪寻屈子,垂柳又婆娑;九问天无语,怀沙痛汨罗。
(2)1991年9月,游武汉汉口滨江花鸟市场,见鸟笼中有一八哥鸟能说会道,令观者流连,余始喜即感,叹人生何不如此!故而得句:
尝寄林泉地,临风自在鸣;囚中餐五谷,屈舌作人声。
(3)2002年春三月,与书法界朋友们座谈,为平宗“碑”、“帖”之争执而作于武昌:
尊碑尊帖太喧哗,各蕴精神岂足夸;
若得相融成我面,千秋终不负才华
(4)2003年夏抵烟台举办中国画交流展,夜过济南府于列车上得观济南夜景,得句寄怀:
初经齐鲁夜方中,稀朗街灯稀朗风,
但得此行有生面,莫教主笑客才穷。
(5)2003年初冬时逢湖北著名书法家陈公义经老大人九十大寿作此为贺!
骨似青松挺且坚,笔落苍雄意绵绵;
夭夭桃李争春色,济济贤才开笑颜。
豪饮千斛人不醉,漫谈三日兴如源;
生涯淡泊仙家寿,更待期颐拜少年。
(6)2005年秋后遇旧友李子云先生,言及往事,触我之痛!临别向我索书故而作之:
故夫感缣素,踟蹰二者间,谁知生别痛,欲语已忘言。
(7)2005年春抵江苏无锡别胡振东先生:
京师推心遇,南北走墨人;梁溪连绵雨,
轻敲梦不成;若能惊俗世,何物酬此真。
(8)2006年抵广州参加全国十三届花鸟画展,数日里广州诸友轮番宴请于一家川味酒楼,见一迎宾佳丽极是貌美,尤如九天仙子;临别,余于纸巾上书此诗以赠,美人极为感动!诸友讥我效尤唐寅,我笑答:此情趣耳!
粤东川府几曾过,相顾教吾梦已多;
惜别哪堪回首看,亭亭风里一衫罗。
(9)2006年春日自嘲于北京:
聊以丹青遣岁华,满眸草卉即心花;
凝神漫写三千幅,笑尔谓吾做画家。
(10)2006年7月应广东中山艺术节组委会之邀,抵香山举办名家书画邀请展,遇台风“派比安”,闻粤地四十余县受灾,感而得之!
栖迟南粤日,郊野赏辛夷;
海上狂澜卷,门前骤雨凄;
天心难以测,人道莫相欺;
地志翻于手,此心一任移。
(11)2006年秋抵江苏宜兴徐悲鸿纪念馆举办三楚画社“三楚风韵”画展,赠《宜兴美术》主编葛叶桦先生:
根深连海脉,同是墨池人;
乱笔藏暇兴,清茶佐朗吟;
相看倾意绪,与语广知闻;
飘泊高呼酒,宜兴启葛门。
(12)2006年秋抵中国美术家协会无锡美术馆,举办三楚画社“三楚风韵”画展,赠馆长丁孝诗先生:
秋入梁溪风雨绵,太湖波渺雾笼天;
放怀吴地疑非客,终老闲居是乐园。
(13)2006年冬月北京友人索,题画松石图:
枝叶拂天即是禅,扎根乱石等闲看;
田郎数笔经裁剪,云雾相贻作画传。
(14)2006年5月4日抵湖南湘潭韶山冲毛主席故居有感:
今上韶山儿梦圆,碧荷翠柳映清潭;
村夫耕读怀寰宇,学子雄韬济世艰;
民苦国殇作茶饮,唐宗宋祖侧眸看;
几回泪洒缘情重,公去笑貌万民瞻。
(15)2006年冬是我客居京城第一年,在西三环租了间一居室,亦为思维紊乱最甚之时,有感于满眼都是画家,仿佛学画之人只要到京城打个滚就会身价百倍,所见自诩“大家”、“大师”众矣!然静心学问者寥寥。
抵京数月困何多,此身每被砚池磨;
本是心灵生感应,如萍水上任奔波。
(16)2006年抵江苏宜兴举办“三楚风韵”画展,在宝山紫砂公司与周汝平等数位壶艺师交流,深感紫砂的文化传承之博大精深:
金砂兼紫玉,天独眷宜兴;
鸿寿才遗世,景洲艺显名;
匠心接天地,文采抒性灵;
细品摩挲久,胸中意气平。
(17)2006年秋后一日饮得半醺游京郊得句:
榆荫斜阳晚,风如客意闲,
无羁尘俗远,山野任身眠。
(18)2006年冬月,淄博王世鑫先生陪同游齐鲁车马博物馆、青州博物馆、
齐鲁神游车马行,青州漫步泪沾襟;
易安文正留踪处,风雨千年打此亭。
(19)2006年圣诞平安夜,独客淄博,夜逛街市见四处流光感而作之:
钟敲耳畔不成眠,歌舞谁家醉欲仙;
都说平安夜不静,漫天火树缀欢颜。
(20)2006年冬月于济南飞武汉客机上遇女兵李静,其后致电索画,余为之题记:
春光容易催人老,美景赏心叹佳妙;
亿万身旁云过眼;独忆九天卿一笑。
(21)2007年4月于武汉再见旧友,临别得句;顿感往事历历,不堪回首!
相携憾今世,惜别心重重,
辗转十六载,世事殊不同;
尤记当年腼,鬓插野花红;
此心镌往日,卧读追理穷。
(22)2007年正月,余于京城得知义经老仙逝,痛心不已,老人年逾九十,身体一向健朗,且声如钟磬;余返京前曾去医院探望,老人已是重度昏迷。老人的离世实为书法界一重大损失,而他的书艺、高德却永铭世间:
客京闻讣讯,捉笔眼茫然;
朗笑声犹在,独悲泪已残;
艺坛崩巨砚,书苑仰高山,
梦回紫阳寓,此心期鹤还。
(23)2007年冬月,时逢黄亮师去世二十周年,与朋友谈起过去相从日子,黯然而得:
廿载犹如梦,睹书每怆然;
音容今宛在,冬至觉非寒。
(24)2008年春节,酒后作大写花卉,一觉醒来感此作颇得徐文长一二,故而得句:
醉中无态写繁花,稀里糊涂叶错差,
几笔随风凌乱甚,梦醒疑到徐渭家。
(25)2008年岁次戊子,余作子鼠图数帧以贺岁,戏题此诗遣兴:
每宵餐罢留余食,数鼠庭除共逐之;
同是生灵天地主,阴晴日月总同时。
。
(26)戊子新春佳节酒后,感桃符又换,生活多艰,人世沧桑;生阮籍登广武之叹!作诗三首聊遣心绪:
艰辛世事叹流年,不惑欣多日有闲;
怅恨提毫作无用,案旁废纸岂三千。
困吾楚地又经年,腹有诗书岂作钱;
竖子呼风挡大道,不凡自诩大罗仙。
一别京师天路遥,书斋只影寂无聊;
谁人解得个中味,爆竹声中怅此宵。
(27)我出生在美丽的武汉东湖之滨,那里有我童年的许多美好回忆!1988年我的第一次画展也是在东湖的屈原纪念馆举办;无论走到哪儿,对东湖都有一种不舍的情结。
2007年春节前,应周彬兄之邀在湖滨客舍陶铸楼小住一周,每日湖边闲步得杂诗三章:
如梦残荷觅旧踪,临池不见夏日红;
东湖与我盟生死,纵是漂零息息通。
信步湖滨何畅然,听涛倚柳夕阳残;
长天楼上宜眸远,浩渺烟波漾磨山。
天低云暗睡意无,冷雨敲窗衾不孤;
恨我早生廿余岁,幸相携手对东湖。
(28)2008年春日有感当今中国美术圈之现状而得:
文房充实醉清平,老妪孩童舞逸情;
几笔横行称王霸,厚颜四海在沽名。
(29)2008年3月29日,我与好友亚新二人从武汉出发,抵甘肃天水、到武山县;当登上还在飘雪的山坡,诗兴即来欣得此:
前身谁是我,一梦武山巅,
空阔回春暖,荒贫藏国安;
丹青诚养目,喜好总缘玩;
若以寻常视,赏游过九滩。
(30)2008年4月5日时逢清明节,惟见漫山纸钱摇曳、梨杏争芳,夜宿甘肃定西而得:
清明无雨陇中行,一路风凄感物情;
红杏赏心天欲暮,且收旅兴宿山城。
(31)2008年岁次戊子新春大雪日于武汉东湖磨山梅园,羡周彬兄深处梅园妙境,湖光山色尽在眼底,实为都市神仙矣!
影叠湖波山色苍,徐行小径任疏狂;
春风才识周郎面,如妾万梅争献香。
(32)2008年春,偶然在搜狐网上看到一首“抠女诗”,觉得寡然无味,大叹现今之人读书不多,喜作风骚!为此戏作一首以和:
喜诗岂必效人颦,酬唱无端作病吟;
宜重性灵言有物,引人入胜是芳春。
(33)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
土裂山崩奈尔何,
神州无处不悲歌;
蜀川何罪凋嘉木,
天地不仁染宿疴。
满目苍痍悲骨肉,
痛心灾难废江河;
成城众志齐挥臂,
怒向深山伏震魔。
(34)2008年端午节戏和一才女思春诗:
烛光燃尽晓烟残,
雾锁危楼秋正寒;
苦意临窗惊骤雨,
无心对镜倚栏干。
闺中独怨身形瘦,
墙外悄将尺素传;
后户无人常半掩,
以便张生去又还。
(35)2008年6月12日文友烟楼听雨虹儿在我新浪博客上留诗一首,我笑而戏和之:
端阳方过甚为诗,听雨烟楼正值时,
兴对卿容常细看,欲言还止是相思。
评论